爬虫类

千足虫
形态特征:
品种繁多。体长7-50毫米。
多节窄细圆柱体干。
每一节体干都有2对足,全身则有17-100对足。
生命周期:
常在土壤中产大量虫卵,大约需要两年时间经历多次蜕化阶段后发育成熟。
习性:
千足虫以植物和潮湿/腐烂的蔬菜为食。受到惊扰时,身体圈呈螺旋状。
一般常见于户外。

蜈蚣
形态特征:
品种繁多。体长5-75毫米。
身体扁平,多节。
每节体干有两条腿-总共有15-90对足。
生命周期:
产卵数量大,雌性蜈蚣在孵化前会一直照看虫卵。
习性:
爬行迅速,凶猛。
偶尔会爬进室内较隐蔽的地方。
喜潮湿环境,没有蜡质皮层因而其身体易失水。
一般常见于户外,也可能为了躲避危险爬进室内。
热带种类有剧毒。

衣鱼
形态特征:
体长12毫米。形似鱼雷,腹部末端有三条长长的硬须。
无翼,长触角。
全身覆盖褐色和乳白色斑点。
生命周期:
卵常产于缝隙中
成虫寿命为1-3年。
习性:
爬行速度很快
家衣鱼喜高温环境
以食物碎屑,淀粉和树胶为食,常夜间活动。
对厨房,图书馆和商业处所危害较小。

隐翅虫
形态特征:
成虫:7-10mm,身体黑和红相间。
生命周期:
只在潮湿的物体上产卵,一般发育需要3-19天。
幼虫在成长成成虫前需要经历两个阶段。
隐翅虫成虫是春天和初夏**常见的害虫。
习性:
它们在大量飞行幼虫栖息的地方常见,例如腐烂的水果或海草,肥料。
其幼虫和成虫捕食小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,包括作物害虫。

白腹皮蠹
形态特征:
成虫-6-10mm。鞘翅上部黑色,下部白色。
幼虫-像D.lardarius的幼虫,但是橘色的条纹贯穿背部。
生命周期:
18-25℃时完成一个世代需要2-3个月。
习性:
以各种动物产品和干鱼为食。
在固体材料中化蛹,例如木头。
鞘翅白色部分因种类不同而异。
成虫会飞。

二星毛蠹
形态特征:
成虫-4-6mm长,长椭圆形。每个鞘翅上有一小块白色、红棕色或黑色的斑点。
幼虫-6mm长。在腹节**后一节有橘色的毛。
幼虫有纵条纹。
蛹-由**大龄期幼虫的皮肤形成。
生命周期:
一般在户外交配,室内产卵。通常每年一代,但是发育可能延至3年。
习性:
是鸟巢里常见的害虫。成虫在户外通常以绣线菊植物为食。
幼虫攻击毛皮、皮肤、羊毛、储存的谷物。

黑毛蚁
形态特征:
工蚁体长4-5毫米
蚁后体长15毫米
呈黑褐色
腰部有一小节 不蛰叮
生命周期:
蚁后在土壤中过冬,春末产卵,孵化周期为3-4周。
幼虫依靠蚁后唾液腺分泌物生存,直到**批工蚁肩负起育蚁工作。
工蚁接替其它幼虫的孵化,筑巢和觅食工作。
雄生殖蚁将在季末诞生。
习性:
工蚁沿食物周围留下的痕迹觅食,喜甜食,亦食好蛋白类食品。
纷飞特性 - 仲夏至夏末,蚁后与雄性生殖蚁在其翅上交配。
雄蚁交配后即死亡。
蚁巢位置 - 常在户外土壤中或在建筑物朝阳面的铺设板下。
蚁巢出口处有细粉末状土粒。

铺道蚁
形态特征:
深褐色或浅黑色
体长1/8英寸
3对足
背部双脊椎
躯干分两节
头部和胸部有沟
胸部有一对脊骨而凸凹不平
触角分12节,其中三节为棒头
有翅铺道蚁常被误认为白蚁
生命周期:
常见于春夏季 供暖区域四季出现
习性:
食性:几乎以人类食用的所有食物为食,也摄食宠物食品。
活动习性:常于夜间通过管道和电线侵入家庭觅食。
筑巢:草坪,石头,木材或木板下。
蚁穴常位于人行道,底板,或成群出现在地基周围。
蚁群出现在近水区域。
- 上一篇:植物类
- 下一篇:没有了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