蟑螂防治

德国小蠊
形态特征:
体长12-15毫米
胸部呈褐色,有两条暗色带。
雌性与雄性翼翅与躯干同常,略微重叠。
擅跑或爬(足部生有粘附结构)
生命周期:
雌性蟑螂孵化前,卵鞘中会携带35-40只虫卵。
1个月内即孵出。
虫蛹需要6周到6个月的时间发育成熟。
习性:
常见于温暖的建筑物中,如厨房和船舶。
喜高温高湿环境。
夜间活动
杂食性

东方蜚蠊
形态特征:
体长25-30毫米
深褐色到黑色不等
雌性翼翅不发达,雄性翼翅长度可遮盖3/4腹部。
擅跑,不擅飞行。
生命周期:
雌性卵鞘携16只虫卵。
孵化需要2个月
虫蛹发育成熟需要5-9个月
习性:
建筑物,较其他蟑螂更能耐低温,因而常见于户外,垃圾堆上。
夜间活动
杂食性

美洲大蠊
形态特征:
体长28-44毫米 呈亮红褐色 雄性翼翅较躯干长;
只有雌性翼翅正好盖住腹部 擅跑(超高温下能飞行)
生命周期:
在产卵前几天,
雌性蟑螂卵鞘中携有6-28只卵。
有时会粘合在一起。
孵化需要1-2个月 虫蛹发育一般需要5个月,但有时需要15个月。
习性:
主要见于建筑物,下水道,地下层,管沟和竖管中。
夜间活动
杂食性

褐带皮蠊
形态特征:
体长10-15毫米 呈黄棕色 雌雄性均有翼翅,但雄性翼翅较长。
擅跑(在超高温下也会飞行)
生命周期:
雌性蟑螂卵鞘形成后一天即可生成16只虫卵。
卵鞘尾部粘合,分散广泛。
虫卵孵化需要1-2个月。
虫蛹发育成熟需要2-4个月。
习性:
温暖的建筑物;
扩散范围非常广泛。
夜间活动
杂食性